首页 文案列表 纪录片解说词 文化纪录片 《竢实扬华•唐山时代》纪录片(第五集):承学 解说词文案

《竢实扬华•唐山时代》纪录片(第五集):承学 解说词文案

文案配音员:弘昌
文化纪录片 591 分享


第五集《承学》解说词


这是1933届乙班学生毕业合影。其中这位女学生格外引人注目,她叫朱颖卓。

1929年,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教务会议采纳了学生代表刘元敬提出的动议,开始招收女生。朱颖卓参加了考试,由于考卷是按报名编号密封的,判卷和公布录取名单也都只显示考号,所以直到她去唐山报到入学时,校方才发现录取了一名女生。这件事轰动一时,《北洋画报》、《时事画报》都做了报道。

1933届有两个班,其中甲班由预科升上来,乙班则是当年录取的新生。朱颖卓所在乙班有38人,他们毕业后均成为中国工程界的栋梁,其中——

严恺,水利学家,教育家,河海大学校长、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

张维,力学家、教育家,清华大学副校长、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

林同骅,航空及工程力学科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刘恢先,地震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国家地震局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班四院士,这在中国教育史上绝无仅有。四位院士,分别在航空、壳体结构、水利和地震四个领域成为翘楚,就更是空前绝后。这说明,只要在唐校打下坚实基础,毕业后就能自由翱翔。

张维1929年入学时只有16岁,是班上最小的学生。1996年,83岁高龄的他亲自设计了一块思源碑,送给母校。

在思源碑前留影的还有校友林同炎。

林同炎,祖籍福州,1927年考入交通部唐山大学,年仅14岁。1931年毕业后赴美留学。他原名林同棪,茅以升先生建议他改棪为炎,“既好懂,又代表炎黄子孙”。

他后来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是美国国家工程院第一位亚裔院士,被誉为“预应力混凝土先生”,在国际工程界声名显赫。

1986年,美国总统里根为他颁布美国国家科学奖章,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裔科学家。奖状上的赞词写道:“他是工程师、教师和作家。他的科学分析、技术创新和富有想象力的设计,不仅逾越科学与艺术的鸿沟,而且也打破技术与社会的隔阂”。

1982年,林同炎回国访问,首先来到母校,高兴地接受了西南交通大学名誉教授的聘请。

1997年,母校学术交流中心设立以他名字命名的“同炎厅”,85岁高龄的林同炎再返母校,动情地流下热泪,并题词“敬祝母校万岁”!

谈及为什么要报考唐校,朱颖卓说:“以我的学习成绩明年考入清华、北大没有问题,但我认为唐山交大的毕业生有一个最大好处,就是铁道部能马上分配工作,我如果去清华或北大学习,毕业后还要托人谋职业。我知道有的人没有合适的工作,就成了家庭妇女,太可惜!”

入一所好学校,学一些真本事,谋一个好出路,这是最朴素的愿望。每一个进入唐校的学子,初衷各不相同。

林同骅显然是受了堂弟林同炎的影响。

无独有偶,严恺也是受了早年毕业于唐校的二哥严铁生的影响。

著名水利学家黄万里自述,他报考唐校是其父亲、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做出的安排:“适其时我父正在提倡职业教育的兴头上,又适我两哥皆习哲学与经济学,乃商定我学桥梁工程。”“从此我入无锡实业学校,唐山交通大学。”

从晚清到民国,西学东渐,风云激荡。废科举,求实业、习实科在有识之士和青年学子中渐成风气。

被康有为赞为“精通西学第一人”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严复先生,不仅大力宣扬工业救国,而且身体力行。1915年,他把三子严琥从清华学校转到唐校,1918年四子严璿也考取唐校预科。严琥后来也成为教育家,严璿则留学美国伊利诺大学建筑专业。

1926年,一位年龄不大、穿着考究的青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唐大预科,过了很久同学们才知道这位名叫段昌世的同学是当时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段祺瑞的长孙。

王寿彭,清末状元,曾考察日本撰写《考察录》以倡导改良教育和实业,其次子王公衡1925年考入唐大,1931年毕业后公费留学英国,成为我国现代著名的造船学家和教育家。

胡适曾对友人说,我们看一所学校好不好,便是愿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念书。翻开注册薄,一个家族多人在唐校就学的现象很多、很多……

人数最多的要数罗忠忱教授族中罗孝镪等孝字辈,共计14位;

其次是黄寿恒教授家族,不仅他与哥哥黄寿颐、弟弟黄寿益三人均就读于唐校,两个儿子黄棠、黄棣也都为唐校学子。

还有一家三代同上唐院的佳话:1946年考入国立唐山工学院的卓健成,他的三舅梁镇英1907年甲班入学,岳父邵福旿1911年入学,女儿、儿子和女婿皆为交大学子。类似情形还有倪钟澄、倪志锵和倪守平一家三代。

还有子随父愿的“父子兵”。相距最长的是邱鼎汾、邱岳父子:父亲1898年入校,儿子受父亲影响,舍弃了同济大学,40年后再入唐校。不仅如此,邱岳的夫人盛德晶也是1952年考入唐山铁道学院的学生。

著名作家冰心与唐校也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舅舅杨廷玉1906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大弟谢为涵1918年以12岁低龄考入唐山工业专门学校预科;侄女谢宗菊,即谢为涵的女儿1952年作为调干学生进入唐山铁道学院学习。

最有意思的是,1914届毕业的蒋声华,为女儿挑选对象首选与他一样的“TANGSHAN MAN”(唐山人),最后大如所愿,两个女婿都是唐山交大的高材生,林同骅和李温平。

朱颖卓写道:“第二学期开始,不知为什么,一定要选我作班长,只得勉为其难,课外活动就增多了。因为我会吹笙,同学们约我参加了音乐小组。有时也和同学打排球、网球。有几位教授夫人与我也很熟,周末常请我去参加家庭茶会。”

学习是紧张的,但校园生活却丰富多彩。

创立于1924年的土木工程学会,是学生当中成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研究团体,土木系的学生都可成为终身会员,这一传统一直保留。

朱物华教授指导学生们成立了无线电联友社,他们装配的电台最远联通至南美的阿根廷等地,射程达4万里。

在国文教授吴稚晖的倡导下,学生们开办了近30个注音字母传习所和平民夜校,为矿工、农民、市民和小孩子进行扫盲,完全义务,不取分文。

他们在全国学联提出“推行平民教育,务须以工农为对象”并介绍在唐山推广注音字母的经验,全国高校纷纷仿效。对此,蔡元培先生1919年8月19日在给吴稚晖的信中称赞:“此次唐山学生在联合会建议,甚有见地,闻在唐山办社会教育甚尽力,此先生陶铸之效也”。

胡适先生1920年1月来唐山学校演讲,应吴稚晖之约给结业的识字班学生颁发文凭。

学校里各种球队应有尽有,竞技运动水平甚高。田径好手张翼曾获得第五届华北运动会100码冠军;张汝祥代表国家参加过1915年的第二届远东运动会;篮球队、足球队都与驻唐美军、驻津英军比赛,多有胜局。

除了体育,文艺活动也很丰富,最常见的便是京剧。前后数十载,唐校涌现出不少“名票”,最知名的就是后来著名的经济学家刘大中。他能唱、能拉、武功也拿得起来,曾与程砚秋合演过《奇双会》等名剧,在美国、台湾都参加过义演,曾有票界第一人之誉。 

唐院毕业后,他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时,与同样爱好的京剧的燕京才女戢亚昭女士相爱结婚,夫唱妇随,情好甚笃。

说到校园爱情,朱颖卓在校友中找到了另一半,早毕业两年的学长陈大锳。1933年,他们在北京举行婚礼,许多唐院校友应邀见证了这幸福的一刻。

让我们跟随陈大锳留下的照片来追寻一代青年学子在唐校的足迹吧。

陈大锳, 1927年考入交通部唐山大学,成为林同炎的同班同学。

四年中,他汲取了知识……

健壮了身体……

充实了精神……

四年中,他明白了什么叫手足之谊……

也知道了什么是父子之情……

如今,毕业在即……

办一场谢师宴,最后一次聆听师长的叮嘱……

拍一张全家福,永远留住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璨兮如金在熔,璀兮如玉相攻,桃秾李郁广座被春风。”自1896年创办山海关铁路官学堂以来,一代又一代青年进入这座人生镕炉,磨砺锻造,雕璞成玉。一批又一批学子走出这座知识殿堂,桃李芬芳,薪火永继。让我们从这些仅存的合影中去认识这些年轻的面孔吧。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更多